人民日報民生觀:細心讓慈善更暖心
只有在細節(jié)上多下功夫,做慈善才能起到更好效果
近日,筆者去吉林樺甸市采訪,碰到一件暖心事兒:一位退役軍人給當?shù)剜l(xiāng)鎮(zhèn)小學的孩子們送去禮物——量身定做的嶄新羽絨服。每一件羽絨服上,有孩子的姓名、身高、性別。可以想見,孩子們拿到屬于自己的那份“私人定制”,會多么喜悅與感動。
如此做慈善,其實并不易。要統(tǒng)計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再按照不同尺碼去采購,整個過程會花去大量的時間精力。但是,比起簡單送去一包包沒有細分的衣物,這樣做顯然效果更好。只有在細節(jié)上多下功夫,傳遞出的愛心才會更加實實在在。
注重細節(jié),才能貼近需求。什么才是人家最需要的東西,做慈善的人應該做到心中有底。通過耐心細致的調(diào)查,從小處入手,掌握準確。要是粗枝大葉,不管對方缺啥,想當然地送,肯定不受歡迎。筆者就采訪過某村,村支書指著一大柜禮物苦笑。因為不符合農(nóng)民的需求,這些東西有一大半是閑置的。
注重細節(jié),才能照顧感受。做慈善,除了東西要送對,送的方式也很重要。得照顧受助者的感受和尊嚴,助人最好不著痕跡。否則,就會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一位愛心人士曾告訴筆者,有一年,電視上播出了受助小姑娘的畫面,結果她很傷心。在那以后,大家再去送錢送物時就特別注意一些細節(jié),不再用鏡頭展示受助者。
注重細節(jié),才能避免浪費。做慈善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也要花在關鍵處,否則,錢花了,物力、精力也搭上了,受助者用不上,很可惜的。前些天,筆者去采訪,一位校長指著活動室里的電暖器說,屋里暖和了,孩子們今年可以在這上課了。以前冬天冷,就得把門鎖上,活動室都閑置著。工作只有做實做細,把方方面面都考慮周全,才能更有效果。
做慈善要取得更好效果,關鍵在細節(jié)。很多時候,大家不缺愛心,缺的可能是細心。想告別走形式,就得扣住細節(jié),提升精準度,用恰當?shù)姆绞剑鉀Q受助者真正的急和難。
《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09日 13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