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字頭’”、‘國字頭’督查檢查考核做起,持續(xù)改進方式方法,注意糾正陣仗聲勢大、層層聽匯報、大范圍索要臺賬資料等做法。”近日,中辦印發(fā)的《持續(xù)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要求進一步改進督查檢查考核方式方法。
督查檢查考核,核心要義是抓落實。了解工作進展情況,及時發(fā)現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及時找出薄弱環(huán)節(jié),以便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排除工作中的困難和障礙……這些動作最終是要把我們黨的方針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落實下去,落實到實踐中去、落實到基層中去、落實到群眾中去。
而正如《通知》中所列的現象,當下的一些督查檢查考核,恐怕不是落實,而有“落空”之憂。分析它們的工作鏈條,不合常情常識常理之處頗多。
先說要材料。掌握必要的檔案資料,有利于全面掌握情況,但一次關于安全生產的督查,真的需要來自十多個部門的90多個檔案盒?大范圍索要資料,必然大量擠占督查時間,關起門來看資料多了,到實踐中觀察、到群眾中傾聽就會少,如何保證工作質量?更何況,每個檔案盒,都需要基層“點燈熬油”準備,其間人力、物力、時間都是有成本的,消耗的是工作效率和實際效果。
要陪同。既要求對等又要求對口,上面來的職務高,一要求對等,縣里的主官就得出面。一則排場大了,群眾未必愿意近身,更別說反映真實情況;二則這樣的小組一多,地方干部迎來送往疲于奔命,每天都很忙,但又有多少時間是在忙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大事、實事,忙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急事、難事?
要路線。這一條最令人費解。要求地方提前規(guī)劃好督查檢查考核的路線和點,無異于讓參加考試的考生自己出題目。如今一些地方,為了拿高分,會花費大量資源打造幾個拿得出手的所謂“點”,來了考核組、檢查組、督查組、調研組,不管是什么主題,一站式滿足。只是這樣獲取的信息,能反映普遍情況嗎?對于考核評定、制定決策又有多大裨益呢?
要留痕。留痕管理本是一種企業(yè)管理方式,近些年來借鑒到基層工作中。但這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可以有效復原工作過程,有利于查擺問題、評定優(yōu)劣;但一定要避開它的反面,即過度強調留痕,可能會成為形式主義的溫床。比如,在脫貧攻堅的戰(zhàn)場上,干部群眾擰成一股繩,熱火朝天加油干,但也有一些不那么和諧的場景——干部入戶慰問,第一要事是拍照,交接慰問品來一張,拿起笤帚掃地來一張,坐下談話再來一張……事實上,這樣的場景大家都尷尬,干部尤其不好受,那為啥還要干?留痕。工作痕跡留下了,群眾心里的“疙瘩”也留下了,這樣的痕,留它何用?
反對空談,強調實干,注重落實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如果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本身,落入了形式主義的窠臼,落實各項工作就成了空談,再好的方針政策措施也難免落空。希望以此次下發(fā)《通知》為契機,讓各項督查檢查考核回歸其本義,該合并的合并、該精簡的精簡,進一步改進方式方法,從而激蕩求真務實之風、真抓實干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