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冰
一位長者來函說,能不能寫一寫五月四日。
是呢,這個日子,每年都是一個必要的提醒,讓我們習(xí)慣性地檢點,自從1919年之后,中國都發(fā)生過什么,有哪些完成的和未完成的。94年前,在北平吶喊過的熱血青年墓木已拱,然而,他們喊過的口號,仍有穿透歷史的力度,直逼當(dāng)下。孩子們教科書上背誦過的五四精神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xué)”,在我看來,五四這個文化符號的獨特在于,凸現(xiàn)了平民之于國家的意義——平民的吶喊,終于迫使一個傲慢了五千年的帝國向自己的“子民”垂下頭顱。從這一天起,中國人開始了從“子民”向“人民”的艱難過渡:咱可以不再給人當(dāng)兒子孫子了,咱可以自己成“人”。
但是,這個成“人”禮的實現(xiàn),絕非輕而易舉。
感謝中國青年報,呈現(xiàn)了一個蘆山地震中的故事。我以為,這幾乎是呈現(xiàn)給今年五月四日最震撼的成“人”節(jié)“禮物”。
這篇題為《生命的天平》的報道,敘述了一場令人絕望的拯救:84名官兵用了120多個小時,冒著生命危險,依靠手搬斧鑿的方式,“搬”走了一座山,只為了尋找蘆山“4·20”強烈地震中被掩埋的鐘靈村普通山民李安全,最終,李安全的遺體被挖出,而因為“害怕?lián)p壞遺體”,在余震的飛石襲來時,戰(zhàn)士們撲將上去用身體掩護,6人受傷……
如果,是為了一位高級領(lǐng)導(dǎo),為了一位科學(xué)家,這一切還順理成章的話,這一次,他們面對的只是一位山民。軍隊、士兵,是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鐘靈村這個小小的角落,在山民李安全的生命尊嚴面前,國家機器垂下了頭顱,生命的天平向著一個“蟻民”謙卑地傾斜。這個小小的故事,無愧于五月四日。
共和國的成立,其終極意義,就是讓李安全這樣曾經(jīng)被侮辱和被損害的“蟻民”,忽然有了當(dāng)家作主、揚眉吐氣的“翻身”感。擱到百年前,我們無法想象,會有84個兵去愚公移山,只為發(fā)掘一具山民遺體。我們愿意用信仰去解釋這些士兵的行為。信仰的內(nèi)容,是人民。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有資格“用”兵的,只有人民,“蟻民”沒有這個資格。彼岸《拯救大兵雷恩》的國家力量,在四川,被用來拯救山民李安全,中國軍人在這一剎那,無愧于天下。
然而,我忽然有了一些不合時宜的假設(shè)。假如李安全是在一個平常日子,在山里砍柴時跌落重傷,交通不便,缺醫(yī)少藥,他能否及時獲救?假如李安全走出大山,到城里打工,一旦工傷誰來保障他的余生?假如李安全被一輛豪車撞傷,會不會有人跳下來沖他叫嚷?假如李安全扛著鋪蓋卷兒張皇地走在鬧市,他會不會迎接子彈般射來的嫌惡或漠然的眼光……
這些無法解開的問號,讓我們汗顏:五四留下的呼號,我們遠未實現(xiàn)。
在大災(zāi)大難面前,我們長歌當(dāng)哭,熱血如沸,靈魂凈化,守望相助。然而,在無數(shù)庸常的日子里,面對身邊的困厄,生命的天平是否還會向最卑微的李安全們傾斜?我們的權(quán)力機關(guān),醫(yī)療、教育以及社會保障是否還會細致地照顧到李安全們的利益?
多么希望,我們能回答一聲:是。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