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用政府“緊日子”換取百姓“好日子”
近日,102個中央部門集中向社會公開2022年部門預算,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壓減支出成為鮮明主題詞。
財政支出的范圍和用度,反映著國家治理的基本理念。中央部門帶頭過“緊日子”,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財政工作的一條主線。“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2021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如是強調。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要求,堅持政府過“緊日子”,更好節(jié)用裕民。《關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zhí)行情況與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明確,中央部門帶頭過“緊日子”,重點保障剛性支出、急需支出,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強化“三公”經費預算管理,努力降低行政運行成本,2022年中央部門支出下降2.1%。
黨和政府帶頭過“緊日子”,從根本上說是為了老百姓過“好日子”。“三公”經費支出壓減了,更多資金便可以用在發(fā)展緊要處、民生急需上。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中央本級支出繼續(xù)負增長,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增長18%,節(jié)省資金用于增強地方民生財力保障,使基層落實惠企利民政策更有能力更有動力,兜牢兜實了基層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的底線。用“緊日子”換取“好日子”,用“三公”經費的“減法”助力民生福祉的“加法”,樸素的辯證法,彰顯出深沉的為民情懷。過“緊日子”不是一時之風,已然成為我國長期堅持的財政工作理念。
堅持過“緊日子”,是錘煉作風的練兵場、檢驗初心的試金石。堅持過“緊日子”,量入為出是前提,改進作風是保障。從堅決嚴控新建樓堂館所到嚴禁鋪張浪費、不得搞形象工程,再到堅決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一系列底線、紅線要求,繃緊了黨政機關的作風之弦。建設節(jié)約型機關、節(jié)約型社會,中央和國家機關理應走在前、做表率。各中央部門嚴控和壓縮“三公”經費支出,為全國樹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標桿和榜樣,為全社會涵養(yǎng)崇清尚儉、厲行節(jié)約的良好風尚做出了表率。
堅持過“緊日子”,也是積極的財政政策提升政策效能的重要體現(xiàn)。從宏觀經濟形勢看,當前我國經濟發(fā)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保持經濟平穩(wěn)運行難度加大,新的經濟下行壓力對財政收入增長形成制約,財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大力優(yōu)化支出結構,保障重點支出,嚴控一般性支出,提高財政政策的針對性有效性,顯然是現(xiàn)實客觀需要。從財政支出項目看,從基本民生到鄉(xiāng)村振興,從科技攻關到生態(tài)環(huán)保,各領域對財政資金需求越來越大。只有加強科學統(tǒng)籌和合理分配,才能確保有限財政資源更好服務于國家治理。
中央部門帶頭過“緊日子”,彰顯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折射出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作風,同時也傳遞出眾志成城做好全年經濟工作的堅定信心。嚴格執(zhí)行中央關于財經工作的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把過“緊日子”的要求落到實處,我們完全有基礎有條件推動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