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戶籍制度改革中,保持合理預期遠比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更有意義,探清水情也遠比匆匆忙忙脫鞋過河更加科學
年齡稍長者,可能還有出門帶“單位證明”“介紹信”的記憶。即便現在,很多人也遭遇過這樣的麻煩:出國旅游辦護照,得回趟老家;沒有居住地戶口,孩子上學得托關系……在一個如水流活的時代,舊的戶籍制度越發(fā)成了社會活力的絆腳石。
正因此,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一再提出“加快戶籍制度改革”;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一再以戶籍制度為研究重點。近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公布,更標志這一基礎性改革進入了實施階段。
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強調,有幾類改革可以“往前排”,一是解決具體問題的改革,一是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改革,一是著眼于解決發(fā)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改革,一是有利于穩(wěn)增長、調結構、防風險、惠民生的改革。以這個標準來衡量,戶籍制度改革在“改革排序”中無疑有著很大的優(yōu)先性。從近2.7億農民工的權利保障,到整個國家城鎮(zhèn)化的繼續(xù)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可說是一個“風口”。
不過,這一改革并非那么“單純”,而是涉及整個社會公共服務資源的分配和調整。有手握大城市戶口的朋友,明確表達了自己對所謂“戶籍放開”的擔憂:去醫(yī)院看病可能要起得更早去排隊,孩子上學也可能面臨更激烈的競爭,等等。而一些在城市務工的農民也心存疑慮:過去還有土地托底,戶口一變豈不是更沒根兒了?
這樣的擔憂,固然有些執(zhí)著于“小我”的自私,但社會正是由無數這樣的“小我”組成,每個人都很難不從自己利益的角度出發(fā)考慮問題。這或許也是戶籍制度改革所面臨的另一種“圍城困境”:城外的人想進來,城里的人卻不想讓人進來;進不來的想進來,進來了的卻還想著進出自由。各地發(fā)展水平不同、群體利益訴求不同,要協(xié)調一致,頗有難度。
這樣“深水區(qū)”的改革,想要一夜之間就放開所有限制,肯定不可能。在過渡性的居住證等制度還未建立、在公共服務的財政還未配套的情況下,“絕對的放開”帶來的不是自由,而是混亂。與中國的很多改革舉措一樣,戶籍制度改革也會是“日拱一卒”的漸進過程,也會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系統(tǒng)工程,也需要“到哪個坡唱哪個歌”的因地制宜。這也決定了在這場改革中,保持合理的預期遠比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更有意義,探清水情也遠比匆匆忙忙脫鞋過河要更加科學。
戶籍改革之所以難,在于它背后附著的福利權益。如果不得不離開故土、改變原有生活方式后,卻發(fā)現,城里人的養(yǎng)老、醫(yī)療、教育等權益自己依然無法享受,或者說,只是“看得到摸不著”——比如醫(yī)保、養(yǎng)老,需要個人承擔的部分,對大多數過去“自給自足”的農民來說,門檻還比較高。既失去了土地資本又難以享受城里“好處”,難免有農民要抱怨“被上樓”,感嘆戶籍一轉,“回不去的農村,融不進的城市”。正因此,一些戶籍制度改革先行的省份,承諾將農民的承包地、宅基地、林地等權益依舊保留,所謂“不脫舊衣又穿新衣”,兼顧了群眾的權益。但最終,城鄉(xiāng)如何實現戶籍“一元化”,如何讓戶口與背后的權益和服務統(tǒng)一起來,還需要爬坡過坎。
因此,接下來各地方各部門在落實《意見》、研究制定政策時,一方面,要多探探水情,想想改革要達到什么效果、能做到什么程度,全面考察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公共服務承載能力;另一方面,也不能僅從吸引人才、資金或是支持樓市的角度考慮,而是更要了解群眾真正的需求是什么,防止出現“被落戶”“拉進城”的情況。
放在歷史視野中看,取消農業(yè)戶口與非農戶口的區(qū)別,何嘗不是傳統(tǒng)農業(yè)文明決定性的轉身?公民更自由的遷徙意味著現代性的增強。在一個歷史持續(xù)幾千年未有中斷的國家,這注定不是一條平凡之路,只有艱辛而勇毅地走下去,才能看到明天已在眼前。
《 人民日報 》( 2014年08月01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