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國城市爭相擁抱“馬拉松”。剛剛過去的周末,中國馬拉松官網顯示11月3日全國各地有13場賽事正在舉辦,而這個數字在2010年,是全國一年的馬拉松賽事量!2018中國馬拉松年度主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境內舉辦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規(guī)模賽事共計1581場,累計參賽人次583萬。
我國馬拉松賽事的井噴,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與經濟發(fā)展水平相關,二與城市營銷的熱潮相關,馬拉松賽事自帶流量,已成為不少城市推廣城市品牌的重要抓手。2018年全國有285個地級市舉辦馬拉松比賽,覆蓋全國超過85%的城市。三與人們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相關。全民健身成為國家戰(zhàn)略,跑步是門檻較低的運動項目。而互聯(lián)網、運動APP等平臺的出現則使群眾健身變得具有了社交屬性,跑者們除了享受運動快樂之外,還可以通過朋友圈分享、加入跑群等,讓跑步更有趣。
國內馬拉松熱了多年,目前已從一二線城市逐漸深入到三四線城市,發(fā)展速度太快,我們既要看到馬拉松賽事帶來的經濟增量和賽事消費額的飆升,更要對頻頻發(fā)生的各種因為賽事準備不足和服務欠缺而出現的種種事故引起足夠重視。僅從最近來看,10月20日在全國舉行的近40多場馬拉松比賽中,就有兩名跑者猝然倒地、心臟驟停。
馬拉松熱是經濟、文化、體育等各種因素交織的產物,而事故的頻頻發(fā)生,正說明與馬拉松賽事快速發(fā)展的現實相比,我們對于馬拉松這項運動的認識還不足,在賽事管理的水平與能力上還存在較大差距。沒有充分“熱身”,直接進入競技狀態(tài),難免會出現運動傷害。要讓國內馬拉松賽事盡快從目前的“熱身”狀態(tài)進入良好的“競技”狀態(tài),還得在賽事管理和運營上多下些細節(jié)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