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10年,北京平均每年增加63萬人,10年共增加600余萬人。北京市長王安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將加強人口規(guī)模調(diào)控列入2014年主要任務,報告明確提出今年主要預期目標:常住人口增速明顯下降,“要建設實有人口服務管理全覆蓋體系,推行居住證制度”。
北京擬不設申辦門檻辦居住證 不辦將處罰
北京今年將加快居住證制度研究,有望搭載公共服務以及社會福利等功能。功能完善的居住證會吸引來京工作的人員辦理,有助于公安機關(guān)對流動人口底數(shù)掌握,準確的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到相關(guān)職能部門供他們科學精細化的社會管理。“居住證不設門檻,有利于公安機關(guān)做這些工作。”初步預想是來北京的人員就得在一定期限內(nèi)辦理。居住證制度也正在研究罰則,對于個人不辦理或者用人單位不給員工辦理的,將進行處罰。[詳細]
持居住證者有望享在京買車買房等公共服務
此前,北京實行的暫住證讓常住者沒有歸屬感,而居住證則有歸屬含義,這主要體現(xiàn)在附加在上面的公共服務上,可以使長期工作在北京又沒有戶口的人,在很多方面如住房、購車、社會保障等享受到與北京市民同樣的公共服務。“持證者在北京工作、生活的年限長短,與其所享受到的公共服務的多少成正比。”居住證制度最終的發(fā)展目標是和戶口并軌,讓所有人享受同等的國民待遇。[詳細]
北京市委書記:保障善待每個來京的人
“對來這里的每一個人,我們都要善待他,戶籍人口也好,常住人口也好,也包括流動人口。”郭金龍表示,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北京形成了新的人口二元結(jié)構(gòu),出現(xiàn)了老市民和新市民等一些問題矛盾,這集中表現(xiàn)在戶籍問題上。特大城市控制人口需要探索改革,所以北京將推出居住證制度改革。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要盡義務,同時可享受權(quán)利和服務。[詳細]
北京將推行居住證制度。而早在2008年8月1日,深圳市便開始實施《深圳市居住證暫行辦法》。居住證制度取代存在了24年的暫住證制度,成為深圳市人口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被認為是讓外來人口融入當?shù)氐挠行e措。從居住證到暫住證,一字之差背后內(nèi)涵有何不同?
暫住證:承受不安、不便、不公
“‘暫住’的人,終究只是城市的過客”
從事物業(yè)管理工作的劉先生1989年來到深圳時,暫住證是紙質(zhì)的小本,1996年后,暫住證升級為卡式。當時,公安部門對暫住證的查驗特別嚴格。劉先生告訴記者,暫住證是他能夠在深圳居住的證明。為了應對公安部門的隨時查驗,“就連出門不遠買個東西都會帶著。”很多外來人員在深圳生活了十幾年、二十年, “暫住”一詞早已名不副實。長期生活在城市的居民,如果僅因為戶籍的原因而享受不到城市的公共服務,“是一種極大的不公。”
居住證:享受權(quán)利、便利、福利
“基本享有與戶籍居民相同的社會服務”
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3年,深圳發(fā)放居住證已超過2000萬張。在“人人都有證”的情況下,居住證是否會重走暫住證的老路,成為一個“僅僅是身份證明”的工具?根據(jù)深圳現(xiàn)行政策,持有“居住證”的常住人口,可享受包括子女計劃基礎(chǔ)疫苗免費接種、同等條件下給予優(yōu)先辦理戶籍遷入等在內(nèi)的15項社會權(quán)益,在子女就學、申領(lǐng)駕照、繳納社保方面均享受便利。同時,居住證制度使政府對外來人口的信息掌握更為準確,公共服務投入的計劃性會更強。[詳細]
暫住證vs居住證,最大問題不在一字之差
“暫”改“居”,一字之差,卻有質(zhì)的區(qū)別,前者帶有主觀上的管制意味,后者更顯客觀與身份平等立場。但無論是居住證還是暫住證,最大的問題不在于一字之差,而是這種變化讓外來務工者得到了什么,如果抹不去城鄉(xiāng)二元結(jié)構(gòu)所形成的身份歧視和享受公共服務的差異,這個證叫什么名字都沒有任何意義。
事實上,從2005年廢止《北京市外地來京人員管理條例》以來,北京一直在探索實施暫住證替代制度。此次“暫”改“居”正式進入改革快車道,也備受期待,吸引了廣大“北漂”青年對居住證新政的關(guān)注。
辦證人員態(tài)度差,“北漂”盼居住證手續(xù)簡化
趙小姐從北京的大學畢業(yè)后便順理成章地留在了北京,成為“北漂”族中的一員。“當時去辦暫住證還真是折騰了一番,先要到街道開證明、蓋章,再到派出所交材料。這些手續(xù)只能在上班時間去,那兩天就為了辦這個事兒,都是在單位請假的。之后又遇到了手續(xù)不全,辦事人員態(tài)度差等種種問題,現(xiàn)在想起來都特別窩火。”趙小姐表示,“真的希望以后再辦居住證的時候,手續(xù)可以簡化一些,這樣我們?nèi)マk的時候也不會覺得這件事是個負擔。”
不辦居住證是放棄權(quán)利,為何要罰?
既然居住證制度的實施,是為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務,那對辦理居住證與否動輒適用罰款措施,其實不適當,也沒必要。居住證辦理,北京計劃出臺處罰辦法,令人懷疑所謂“有望搭載公共服務以及社會福利等功能”承諾皆為空話。公共服務、福利體系靠真誠、保障、人人受益來健全完善,而不能靠強制和處罰。試想每一名外來務工人員都能夠享受到市民待遇的話,不強制也會有人搶著辦證。[詳細]
北京居住證與工作居住證待遇享不同政策
針對北京正進行居住證研究的問題,北京市人社局副局長陳蓓表示,即使北京實施了居住證制度,現(xiàn)行的工作居住證也不會取消。原“工作居住證”持有者在子女入托就學、房屋購買等方面,享受與“居住證”不同的政策,即享受與本市居民相平等的待遇,“目前還是堅持這么樣的政策”。如此一來,這樣的“居住證”對于“北漂”來說又有什么吸引力呢?[詳細]
居住證要有清楚的定位
作為戶籍制度改革的內(nèi)容之一,居住證制度被認為是對人口登記制度的一種完善。隨著大城市日趨發(fā)達,生活壓力、生活成本不斷增加,出于個人意愿的人口流向早已不再單一,有懷揣夢想尋找機會的流入,也有迫于現(xiàn)實的流出。不過,在這層雙向性中,流入仍占主流。它提出一個問題,即僅以市場、個人流動意愿為基礎(chǔ),能不能實現(xiàn)人口控制。在這個問題之上,居住證的定位就變得非常重要。[詳細]
居住證制度承載公平正義的期待
居住證改革的善意值得高度肯定和鼓勵,但也必須看到,北上廣等大城市的戶籍難題背后就是發(fā)展問題和大城市的容量問題,戶口形式可以繞開,但這些剛性問題無論在哪條路上都躲不過。在做不到戶籍絕對公平的情況下,優(yōu)先建立解決問題的相對公平原則,就成了很重要的事。目前大城市的有限戶籍資源都優(yōu)先向精英開放,而一些長期生活工作在城市里,并且已有條件完全融入城市的人卻被排除在外。北上廣等大城市有必要更細致地審視落戶原則。[詳細]
讓居住證成新戶籍制度“通行證”
可以預料,隨著新型戶籍制度的穩(wěn)步推進,居住證將成為城市為外來人口提供多重服務的“權(quán)益證”,甚至成為形成新型戶籍制度的“通行證”。如果政府能夠不折不扣地履行諾言,想必居住在城市的非戶籍人士都能夠認真配合,積極主動地去辦理居住證,過去由城市管理者苦勸、甚至強制辦理暫住證的尷尬局面,也將就此終結(jié)。因此,居住證應成為消除城鄉(xiāng)差別、體現(xiàn)社會公平的城市標簽,承載更多的城市福利與人文關(guān)懷。[詳細]